《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

花了几个月,终于把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看了一遍。

斯塔夫里阿诺斯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世界史学家。他1913年出生于加拿大的温哥华,是希腊人的后裔。

我对本书有些句子或段落感到比较有兴趣,于是摘录下来:

  • 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

  •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这一习俗反映了在中国社会中起主要传统作用的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国家或教会。

  • 比较典型的是,罗马人虽在理论科学上没什么建树,可在开挖沟渠、铺设下水道网、建造桥梁和公路方面是很出色的。公路筑得极好,其底层是置于坚硬泥土中的大石头,中层为沙砾,上层是大石板。路面被仔细地修成中凸形,使路面的水能排入公路两侧的沟渠内。

  • 佛教在本土衰落的一个原因是,它未能为应付通常的生活中的危机做好准备,未能为出生、结婚、去世和俗人生活中其他一些关键性的转变提供种种仪式。

  • 当然,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而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彻底地中国化。

  • 凡是王朝的创立者总是一个有才干、有魄力的活动家,但是几代以后,在宫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子孙后裔,很可能就会变得软弱无能、放荡不羁。虽然有时也会出现一个强悍的统治者或一个能干、忠诚的大臣来设法阻挡这种堕落,但总的趋向仍是朝下坡路走,直到成功的起义推翻王朝,重新开始大家所熟悉的循环。

  • 在过去,文明既是诅咒又是福音。至于将来怎样,则取决于人类是将过去文明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用于破坏还是用于建设。

  • 尽管日本人被普遍认为是一个长于借鉴的民族,但所处的与世隔绝的位置,令他们较之其他任何人数和发展水平与其大致相当的民族,独立地发展起一个更大部分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

  • 葡萄牙居于领先地位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疆域不大,且位于大西洋沿岸,陆地部分为西班牙领土所包围。这有效地保护了葡萄牙人不会因受诱惑而将自己的财力浪费到欧洲战争中去。其二是葡萄牙掌握有较多的航海知识,主要是从意大利人那里获得的。

  • 15世纪有知识的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问题不在于地球的形状,而在于它的大小以及大陆对海洋的确切关系。

  • 原因在于,匠人仅仅对制作罐子、建造房屋或制造小船感兴趣,并不为根本的化学原理或机械原理操心。他们对因果关系不探究。总之,明确说来,匠人关心的是技术上的实际知识,而不是科学上的潜在原因。

  • 俄国人担心阿拉斯加太遥远了,他们无法保护它不受美国扩张主义的侵害。他们预料自己迟早会失去这一地区,遂于1867年以720万美元的价格把它卖给了美国,也就是说每英亩土地的价格不到2美分——这是一桩有史以来最划算的地产交易。

  • 英国人能够挑拨一个印度王公反对另一个印度王公,直到他们成为整个半岛的主人为止。这种情况全然不同于中国;在中国,清朝的结构仍然完整无损,从而迫使所有的外国人与北京的皇帝直接打交道。

  • 为了运输当时生产的矿物和农产品,欧洲人着手在非洲铺设铁路网,正如他们早先在亚洲所做的那样。铺设这些铁路是为了便利产品出口,而不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但传教士却是带着改变非洲人生活方式的公开目的来到这里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们运用了三大工具:教育、医学和宗教。

  • 与持续而系统地对非洲和美洲进行探险和殖民相反,欧洲最初与大洋洲的接触是短促的。太平洋海盆被看作一条通道,而不是目的地。这条通路被断断续续用作这样的目的:在阿卡普尔科和亚洲之间进行有利可图的贸易(用墨西哥的银交换丝绸、瓷器等中国产品)和探索一条从北太平洋经过北美洲的北冰洋到达哈得孙湾的海上通道。

  • 这样,第一次世界大战便宣告结束——这场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多,涉及30个主权国家,推翻了4个帝国,产生了7个新的国家,死亡人数为:战斗人员约850万,非战斗人员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516亿美元。

  • 到1914年时,美国欠欧洲投资者的债务约为40亿美元,但到1919年时,它已成为一个借出款项达37亿美元之多的债权国,到1930年时,这个数字已上升到88亿美元。

  • 1929年以前的几年是充满希望的几年,欧洲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相形之下,1929年以后的几年则充满了忧虑和失望,危机一个接一个,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 其时,中国政府向国际联盟求助;1932年10月,国联任命的一个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提出这样一种解决办法:将中国东北地区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1933年2月,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第二月,日本退出了国联,把中国东北地区变成了它的附庸。

  • 此外,两次大战在运用的战略和武器上也根本不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战壕和机枪群为基础的防守被证明优于进攻;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坦克和飞机为基础的进攻被证明强于防守。这一点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线所具有的极大流动性的特点。

  • 在波兰,德国人第一次展示了其新式“闪电战”的致命效力。首先,一批批俯冲轰炸机轰炸通信线路,扩大恐怖气氛和混乱局面。然后,装甲师在敌人的防线上打开一个个缺口,深入其后方,摧毁运输和通信设施,将敌方部队切割成碎片。最后是较轻便的摩托化师和步兵师出击,必要时在飞机和大炮的援助下,“肃清”被打得七零八落的敌军。

  •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850万人的死亡人数相比,这次大战的死亡人数超过了5000万人,其中包括2000多万苏联人、1500万中国人、500万德国人、250万日本人、100万英国人和法国人、30万美国人。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这5000多万死亡人数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是被残忍地杀害的。这1000多万受害者是因种族、宗教、政治或其他原因而作为“不受欢迎的人”被“诛灭”的。

  • 1945年8月,杜鲁门总统提议,让10万犹太人进入这一托管地。阿拉伯人立即表示反对,但联合国大会却于1947年11月29日投票赞成将这一托管地进行划分。第二年,犹太人随即宣布建立犹太人的国家,它被称为以色列。

  • 维护和平的任务主要交给安全理事会执行,安理会由5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和6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后者是在理事会推荐的基础上,由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的,任期两年。

  • 所有民族的所有文化都由为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而设置的控制机制构成。文化是在诸社会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因而体现了它们的生存智慧。构成各种文化的价值观旨在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和存续能力。因此,通常体现在诸文化中的社会标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繁衍以保证种族的永存,最大限度地生产以保证经济的维持,最大限度地加强军事力量以保证实际的生存。

  •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文化已成为它们各自社会必不可少的基础。个体只有通过他们的文化才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因此,任何对文化价值的威胁就像对其他基本必需品如食物和水的威胁一样严重。为此人们极不愿意忍受任何对传统价值的实质更替或改良。为此文化的僵化也是亘古长存,即使是在今天,在快速科技革新使相应的快速社会革新成为必要时也是如此。不过,科技变革通常还是被接受和受欢迎的,因为它一般都能提高生活水平;然而文化变革则是令人恐慌和遭到抵制的,因为它威胁到传统、令人舒适的价值观和实践。

  • 这是一个冷静地重新评价现有的做法和制度的时代,保留有用的、抛弃无用的。在中国,人们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东欧,人们抛弃过去的计划经济,但又试图维护过去的“安全网”。

  • 爱因斯坦坚持认为,“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updatedupdated2020-08-2320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