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广 著,《中国粮食安全》,中信出版集团,202011
第一篇 新粮食安全观
- 人类种粮1万多年,至今没有告别饥饿!多少家庭因吃不饱饭而妻离子散,多少朝代的辉煌被粮荒中断,多少国家为粮食而战,多少政府以“分田地均贫富”开篇,人类发展史就是与饥饿和营养不良做斗争的历史。
- 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与科学家认为,信息科技革命之后,生物技术将引领新科技革命。美国生物与医药领域用了政府科研经费的50%,写了60%的论文,申请了37%的发明专利,基因组、蛋白组、脂类组、代谢组、细胞工程等领域的“根技术”(也称源头技术)90%以上都在美国,美国仍可能是生物科技革命的引领者,我国可能再次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
- 美国遏制我国可能通过12种非常规战,目前刚刚用了一半——制度战、体制战、贸易战、科技战、货币战、人才战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始,网络战、粮食战、石油战、生物战、空间战和局部军事战争等6种非常规战随时可能爆发。
- 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是人类对吃的三个基本需求。疫后世界新格局需要新的粮食安全观:粮食安全不同于口粮安全、需要“大粮食”“大市场”的观念;粮食安全不只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安全,需要全球视野考虑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不再是平时的安全,必须准备危机时的安全。
- 粮食可分为狭义的粮食与广义的粮食。狭义的粮食就是谷物(cereal grain),即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禾本科作物,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常用这一粮食概念。我国通常讲的粮食是指广义的粮食(grain),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之和,豆类又包括大豆、蚕豆、绿豆、豌豆、豇豆等,薯类包括木薯、红薯、马铃薯等。
- 从粮食安全1.0~粮食安全4.0的演变进程来看,前三个阶段强调的重点是数量、质量、经济安全,粮食安全4.0阶段重点强调了生态、技术、社会安全,但它们都是主要围绕粮食数量或质量评估粮食安全与否的。
- 人类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与饥饿做斗争的历史,粮食危机、粮食战从未间断,总有人吃不饱,总有国家用粮食对别国施加干预。人类在粮食生产、加工、储备、流通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地球能够养活77亿人口,但在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今天,人类仍然没有彻底摆脱饥饿的困扰,粮食危机始终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些国家或地区甚至把粮食作为武器,威胁、干涉别的国家或地区,人类经历的粮食危机可能反复出现。
- 进入21世纪,国际大型企业集团强化了对全球粮食产业链的控制,国际四大粮商(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控制了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主要原料市场和全球运输及仓储系统,全方位进入中国粮食市场的竞争。
- 所以,如何在气候变化中趋利避害是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第二篇 世界粮食安全
- 世界粮食安全的现状是:总量不足、分配不均,粮食过剩与粮食短缺并存,食物鸿沟难以消除,40多个国家缺粮,10亿人口营养不良,6.9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10亿人口偏胖或超重。
- 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一倍多,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转变。1949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不足35岁,2018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7岁,预期寿命增长了42岁(见图12-3),是人口大国、经济大国中增长最多的。
-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超重和肥胖人群(体重指数BMI≥25千克/平方米)的比例由1978年的9.9%上升至2018年的36.7%,40年增长了3.7倍,肥胖率(体重指数BMI≥30千克/平方米)达10.5%。
第五篇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
- 粮食安全对策:八管齐下,实施两大工程;要粮与技、生粮于地、产粮于海、存粮于山、生粮于改、储粮于友、节粮于用、稳粮于共同体,实施8亿吨粮食安全工程、大豆进口替代工程。
- 1962年,美方提出中方用黄金储备向美国购买300万~500万吨小麦,或者中国放弃对台湾岛的主权要求,那么美方将同意以长期和低息赊销的方式每年出售上千万吨小麦给中国。虽然中国没有屈服于美国的压力,但国内大量人口承受了饥饿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