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传》

[中国] 叶兆言 著,《南京传

  • “陈”,金文中,左为旌旗,右为车轮,上为戈矛的会意,是不是与上古战车有某种关联?

  • 在这本书里,拉克伯里讲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中国的黄帝,原本是古巴比伦的一个国王,名叫Nakhunte。这个名字的读音,就是“黄帝”二字的转音。

  • 所谓“百姓”,不是现在人们理解的百家之姓。“百姓”,其实是巴克族的转音(Bak tribes-Bak Sing)。

  • 在命垂一线之时,在最基本、最原始的需求迫使下,一些猿人选择了邪恶。

  • 太平天国之乱,江南富庶之地不再,皖南人肉每斤三十文,南京附近,句容、溧水、溧阳人肉价为每斤八十文。这些在曾国藩的日记中有过记录。

  • 现代人类学把人种分为三类:高加索人种,即白种人;尼高拉人种,即黑种人;蒙古人种,即黄种人。一般人理解,白人是雅弗的后裔,黑人是含的后裔,黄种人是闪的后裔。

  • 进化论是当下解释世界的主流视角。众多的疑点让人怀疑,进化论也属于所有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所不同的只是,这是一个逻辑严密的传说。

  • 南京地区位于地球东经118度,北纬31度左右,地处中国腹部。

  • 所谓龙盘虎踞,金陵王气,只因是上亿年前地壳的褶皱隆起,形成独特的风水,从而造就了南京这座千年古城说不完、道不尽的成败兴亡。

  • 南京曾用名甚多,称“建邺”“应天”,以表号令四方之雄图;贬“秣陵”,以压其地之王气;名“江宁”,则是惨经苦难之后那一点微薄的希冀与乞望了。

  • 人生而平等只是愿望,人生而不平等才是事实。人死而平等才是事实,人死而不平等只是愿望。

  • 在永恒的时空中,一切存在都是虚无。一切具象无论何其庞大,都可忽略不计。 当分母为无穷大时,无论分子是任何实数,都归于零。这个数学常识说明了一切。

  • 我突然理解了宗教。宗教才是人类面对永恒时空的惊骇中,一剂镇惊的苦药。

  • 勾践、范蠡回到越国,文种已经准备好了“灭吴七术”。这个七术,也算是权谋学的经典之作,两千多年了,依然屡试不爽。白话转录如下:

    • 一、送金钱宝物,取悦吴国君臣。
    • 二、高价买进吴国粟米,减少吴国屯粮。
    • 三、选送美女,消磨吴王斗志。
    • 四、输送优良木材以及能工巧匠,让吴国多建宫殿娱乐设施。
    • 五、派能言善辩之徒,花言巧语,扰乱吴国抉择。
    • 六、离间吴国能臣,除掉吴王臂膀。
    • 七、积财练兵,暗中提高越国国力。
  •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于南京清凉山设金陵邑,为南京城区行政建置之始。 两千多年前,南京地区有四座城邑。江北的棠邑、高淳的濑渚邑以及位于城区内的范蠡城及金陵邑。

  • 更多的平头百姓无法有太多的讲究,所以,安心的“安”字的甲骨文中有“宀”,为一间房子,房子里有个女人。有间房子住,能找到一个老婆,谢天谢地,心满意足了。

  • 在那个时代,连阴谋也发挥到了极致,对人性的剖析刀刀见血,精彩绝伦。兵家法家倡导的那些东西,本质是教人放弃道德底线,扬恶抑善的骗术、权谋。事实是,不择手段获得成功的代价是人类永如长夜,接近人道的社会迟迟不会到来。

  • 楚汉之争,刘邦是胜出者。获得的是天下,即财产与权力的占有。这一切,是用放弃为人的一切底线换取的,不惜沦为无赖。

  • 楚汉之争,项羽失了天下,却赢得了人格的磊落。人世间,除了财产、权力的多少之外,还有美的状态。这个美态,甚至超越生命。

  • 相传诸葛亮于赤壁之战前夕出使东吴,曾赞秣陵,“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也”。

  • 《桃花源记》不是凭空想象的人间仙境,而是取自避乱的坞堡。它是魏晋乱世出土的一块满是泪滴与血痕的化石。正是出自如此苍凉的背景,对每个无路可逃的人来说,那便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坞堡。

  • 布罗代尔认为,佛教在中国的成功,是本土的儒教、道教长期误会的结果,这种误会是对中国文明的一次完善与补充。

  • 399年,一个老者从长安上路了,同行的有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

  • 对百姓来说,改朝换代不过是把挂在乡里坊间的旗帜换个颜色,皇帝变个名字而已。户口一样要登记,赋税一样要交,交多交少,全看皇帝如何折腾。

  • 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尺,往往取决于对弱势群体关注的细节。仅仅从南京的史料即可知之,宋朝的城市,已经常设慈幼、养老、病患等福利机构。

  • 人类为什么要依附于家族、国家这样的团体生存?因为强和弱,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原始的愿景应当是,当个人处于弱势时,能够受到团体的关爱。

  • 建康通判杨邦乂誓死不降被剖心,为今天的南京留下剖心碑、铁心桥等历史遗迹。

  • 牌子两面有字,一面书“入静”,一面书“出恭”。由此,“出恭”即成了上厕所的雅指。

  • 在宋代,还因一种水稻的推广,改变了农耕文明的进程。这就是占城稻。 占城位于越南,那里出产一种优良稻子,称之为占城稻。

  • 朱元璋亲问安邦之计。朱升对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三策,深得朱元璋认同,遂以此为问鼎天下之根本方略。

  • 当然,建文帝的失败,还源于一条无奈的法则,君子斗不过流氓,有底线的,必定输给没有底线的。一切善念都不属于丛林。

  • 宝船厂遗址在南京市鼓楼区,东临漓江路,西靠长江滨江大道。今辟有大型遗址公园,内设宝船博物馆,有古船坞及宝船复制品可供参观。

  • 郑和七下西洋,从1405年于南京始,1433年于南京终,历时二十八年。

  • 郑和墓位于今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南麓。今已按伊斯兰风格重新修建,供游人参观。墓园附近有守坟田,不远处即郑家村,为世居守墓人。

  • 尤其令他不解的是,中国人最广为信仰的不是严格的宗教,而是“某天,某个时辰是好的,哪天又不宜做什么事情”,“出生在什么日子决定了一生的命运、幸福或是苦难”,“出门,做事都要看时辰”。

  • 很多人知道上海徐家汇,那是徐光启的墓地及他子孙繁衍的地方。很少人知道南京石鼓路,那是徐光启受洗成为天主教徒的地方。

  • 皇帝雇用官僚,管理一个庞大的、沉默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底层社会,以获取财富。官僚与底层之间的接续,则是文人(知识分子)。

  •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对高举屠刀的清军铁骑来说,杀戮的辨别竟是如此简明。

  • 人类的一切战争与暴力征服,都是一只可怕的筛子,筛选掉的,是最硬的骨头。漏下去的,多半是奴性。

  • 所谓气节,从来都是谈的人多之又多,做的人少之又少。大明江山没有了,辫子十分屈辱地耷在脑后。苟活的遗民还得委婉地表达他们的存在。这多少有些为难。

  • 正黄、镶黄、正白为上三旗,由皇帝统领。

  • 清朝的社会管理,是八旗制度。八旗制源于满族狩猎组织,后历经完善,最终定型。每旗之下,以三百人为一牛录(略近今天军队的一个营),五牛录为一甲喇,约一千五百人,五甲喇为一固山,固山即旗。每旗约七千五百人。这既是战斗组织,也是生活组织,每旗都有家眷跟随,非常适合逐草而居、征战而居的游牧民族。正黄、镶黄、正白为上三旗,由皇帝统领。

  • 南京旗人的命运,其本是清政权的投影。其兴也忽,其衰也忽,亦如《桃花扇》的唱词,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放眼望去,华丽的楼房终归都是废墟。

  • 拜上帝教借用了基督教的外壳与形式,其具体做法,更接近本土帮会秘教的礼仪行规。洪秀全的癫狂之梦,杨秀清的上帝传言,萧朝贵的耶稣附体,都是传统的降神巫术。与陈胜起义鱼腹藏书,东汉太平道,之后的白莲教一脉相承。

  • 大清得以苟延,因为一支称作湘军的军队;湘军得以存在,因为一个叫作曾国藩的枭雄。

  • 新学蓬勃兴起,导致师资奇缺。张之洞又奏办南京三江师范学堂,成为中国第一所设计最新、规模最大的师范学校。校址设南京北极阁之南(今东南大学校园内)。

updatedupdated2023-04-16202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