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 著,《人口战略——人口如何影响经济与创新》,中信出版社,202304
- 经济学上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使一个国家更加富裕?除了创新,还有许多关键因素可以使一个国家变得富裕。这些因素包括稳定的政府、产权保护、良好的基础设施、健全的金融体系、良好的教育和开放的贸易
创新力的模型
- 一个比喻是,人类社会就像大脑,人就像神经元,神经元越多(人口),活跃(个人能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越多(内部和外部交流量),大脑就会越发达。
- 用公式表示如下: 创新力=人口数量×人口能力×(内部交流量+外部交流量)
政府如何促进创新
- 我们的政府首先要提供公平、开放、可预期的竞争环境,提供适合公司经营发展的税收政策,最重要的是,要提供培育创新力要素的环境——在人口数量、人口能力以及内部和外部交流性上下功夫。
- 为什么说培育人口数量非常难呢?这是因为无论是制定符合国情的对外人口政策还是提高生育率都是一个综合工程,要提高生育意愿就要有高质量的学校(学习负担不能太重)、宜居的城市(房价不能太贵),还有向家庭倾斜的福利政策和其他各方面民生的保障。
城市规模和拥堵问题
- 如何规划拥有4 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呢?一个城市的人口增长,主要受限于通勤时间。一般来说,可忍受的通勤时间上限是单程1个小时,如果按照普通地铁的速度,城市半径一般在25千米左右。如果以25千米为半径画一个圆,形成的面积差不多是2000平方千米,按照每平方千米10000人的人口密度计算,城市差不多可以容纳2000万人,这也基本上是世界上最大城市的一个人口上限。
人员交流和流动效应
- 创新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是全球的知识积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很小一部分,大量的知识是在各种学术论文里,凝聚在企业和商品里,而且更多的是在全球科研人员的脑子里面。因此,国家要保持信息、商品和资金流通,还要保持人员交流的畅通。
- 高素质的本国人口,如果能够具有很好的国际流动性,即经常到国外考察、旅游、学习,又能把国外的视野和人脉运用到本国的创新活动中,就会具有更强的创新力。换句话说,越具有流动性的人口,其创新力就越旺盛。历史上的大都市都是交通的枢纽,现在的国际大都市很多是国际航空的枢纽,方便的国际交流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人群,这种跨地区、跨国家的人员交流促进了思想的碰撞和创新。
人口和贫富差距
- 人们往往用中国长城上的游客摩肩接踵,来说明人口众多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但在现实中,人口众多实际上对旅游业发展有好处,因为从长远来看,更高的需求将导致更多的投资,从而可以建立更多和更好的景点。从历史上看,中国之所以能建成如紫禁城和长城这样宏伟的项目,正是由于其庞大的人口规模。今天,随着旅游需求的增加,不断有新的长城段被开发为旅游景点。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
在一个国家内部,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都比较贫穷,而人口密集的地区则更富裕一些。在美国,大多数人都居住在距离海岸50英里[1]之内的地方,多数大公司、大学和研究机构也都位于沿海地区。二战之后,美国之所以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不是因为它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是因为它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中国人口的危机
- 为什么中国的生育率比大多数发达国家低?除了实行限制生育的政策之外,还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 第一,中国大城市的住房支出,占据了一个普通工薪阶层的很大一部分收入。
- 第二,中国小孩的教育压力和成本也是最高的。中国独特的高考制度,催生了庞大的补课产业。
- 第三,在中国养育孩子,还面临着严重的看护困难。
移民政策和人才的战争
- 中国是除美国本土外第一大生源国,2019年共6300多名中国籍博士毕业,其中科学工程学科占91%。
昔日的创新之王
- 对英国而言,英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英国的优秀人才更容易融入美国,从而流失到美国;另一方面,在娱乐业等某些行业中,英国企业可以把庞大的英语语系国家当作自己的本土市场。此外,英语也是吸引移民的优势之一。最后,考虑到英语的语言优势,美国甚至中国的跨国公司更可能将地区总部或者研发中心落户英国。
中国高房价的成因
- 中国的大城市还有大幅度增加住宅用地的空间,可以缓解大城市的普遍高房价。但是实际的情况是,中国近几年实行了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政策,限制了大城市的土地供应,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城市的高房价。相对比,中国的建设供地更多的是在人口流出的中西部地区,造成了那些地方的住宅和其他建设用地供过于求。
人口流动和贫富差距
- 东北真正的问题是低生育率问题。由于东北人大多是在国企或者体制内工作,所以受到严格的计划生育的限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东北三省的生育率几乎是全国最低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的生育率分别为0.76、0.88、0.9,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了很多。其后果是不仅东北的农村人口在减少,而且东北的大城市的人口也增长乏力,经济萧条与其他人口增长的大城市形成鲜明的对比。
教育系统的效率黑洞
- 现在大多数国家的教育体系,是参照工业化鼎盛时期的欧洲尤其是德国的体系,推行小学6年、初高中6年的通识教育或者职业教育,部分人可以到大学本科接受3~4年的专业教育。这个体系已经将近100年没有变化,可以说根深蒂固,非常不容易改动,任何改革的阻力都会被体制内的人说成是不尊重教育规律。
- 虽然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在加强教育,但是中国教育的竞争和内卷可以说是世界上较严重的。中国的学生和家长几乎是世界上最辛苦的,而且还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和金钱补课。中小学教育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现行的高考和中考制度。其他国家也有统一的考试,但是不同学校和专业会综合考核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只有中国只用一个总分公式来决定不同大学不同专业的录取,这个统考统招的体制是中国仅有的,造成的后果是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习的几乎唯一目的就是为高考准备,这种应试教育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 十几年前的大学生扩招政策曾饱受争议,但事后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拥有数量庞大的高素质劳动力,正是中国目前的优势所在。其实在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和工人的起薪差距的确越来越小,甚至发生了逆转。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在其他发达国家也很普遍。大学生虽然起薪低,但是无论从事本专业或者非本专业的职业,长期职业生涯的收入都会更高。2而且在未来的智能社会,现在的很多低技能工作如司机会消失,有些职业如农民会升级成管理智能农场的高技能职业。
缩短学制和教育改革
- 缩短学制是相对容易的提效措施。如果要进一步提升教育系统的效率,必须彻底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和教育体系。下面我就提一些教育体制的改革方向:第一,大学教育通识化和普及化;第二,淡化高考;第三,取消中考。
- 我预测,如果不让名牌大学掐尖生源,名牌大学可能会主动放弃本科教育,而集中精力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可能是更高效地使用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方式。
总结
- 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有些地方是做得不错的,如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方面,但在某些方面,例如信息和人员交流,还不够开放,尤其是在人员交流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除了要提高签证的便利性,关键是要让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比如提供更多的英语标识,更方便的网络和手机支付,更加国际化的教育医疗服务。
- 另外,要加强对外形象的宣传,消除对中国的一些误解,塑造中国人友好包容的形象,提高中国对外国人的吸引力,让更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学习、工作或者是移民,这不仅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交流,提升创新力。
育产假
- 在中国,女职工的法定产假为98天;但是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没有对男职工休陪产假的明确规定,主要是看各地政府和公司的规定。各地制定了不同的规则,一般规定男方陪产假是7~10天,晚婚晚育可延长至10~15天,这是相对比较短的。现在很多地方政府推出延长育产假的新规,但是我认为同样重要的是提供男女相对平等的育产假,这样有利于让男性承担更多的育儿责任。
女随母姓
- 二孩政策的放开,使“二宝跟谁姓”成为许多家庭的议题。我的看法是,应该改变子女跟随父姓的传统习俗,尤其是应当提倡女儿跟妈妈的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