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菲奥娜·琳赛·舍恩 著, 刘秀婕 / 张焕香 / 韩菲 译,《白银与文明》,浙江教育出版社,202312
前言 白银,人类文明的开启与超越大自然的杰作
- 霍尔的长颈细口瓶上的标记是英国的金匠公司检测办公室打下的,该机构的历史可以追溯至700年前,而对银器纯度进行官方认证的做法则可以追溯至更早的年代。这是因为银和金一样,一直是人们积累财富的一种方式,如果银贬值,其价值就会降低。
第1章 银为何如此重要
- 银是一种诱惑。它是一种闪亮的、反光强烈的金属。它用炫目的光芒照射我们的眼睛,就像翻转的银元、德拉克马或比索那样,使我们看不到它的危险,然后它会在无形中将人类和帝国推向灭亡。
- 银的原子序数为47,其原子核内有47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原子核周围有47个带负电荷的电子,这些原子在被称为“金属键”的有序系统中结合在一起,形成晶体。当金属原子结合在一起时,有些电子会从原子中分离出来,进入“电子海”,即形成自由移动的电子。
- 我们如今重视银的原因之一是银本身的结构对电子不间断的移动非常有利,它在所有金属中导电性最好,因此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电子和电气系统。不过,由于银的成本较高,目前银的竞争对手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更广泛,如用于制造电线。
- 银富有延展性,可以被塑造成多种形状,比如平展的银片或无缝的圆形容器,甚至可以拉成丝。有些金属(如钛和钢)需要加热才会变得柔软,而金和银这样的金属在常温下就相对柔软。银匠就是利用银的这种特性,用纤细的银线制作精致的掐丝装饰品。
- 在元素周期表上,银的元素符号是Ag,源自拉丁语中的argentum,其词根在拉丁语和希腊语中的意思都为“白色”或“闪亮”。银具有完美的光泽,这是因为它具有极高的反射率。在人类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380~780纳米)内,即在我们能看到的绚丽多彩的世界里,银的反射率恒定不变。在这一点上,银胜过了其他所有金属。
- 银与金、铂等其他部分金属一起被归类为贵金属,这意味着银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
- 虽然几个世纪以来,银一直被用于净化水或给伤口消毒,但直到最近人们才了解银是如何杀灭细菌的。它的抗菌性能只有在电离态的银发生化学反应时才能被激活。也就是说,当银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时,就会变成带正电荷的银离子。像所有有机物一样,细菌依靠酶来维持生命和繁衍,而银离子攻击和破坏的正是这些酶,这会导致细菌细胞在短时间内脱水、萎缩并死亡。还有个意想不到的情况是,接触到银的死亡细胞会“传染”邻近的健康细胞,使细菌持续地大面积死亡。科学家将此现象记录下来,并称之为“僵尸效应”。
- 寻银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因为没有一模一样的矿床,而且微小的矿脉隐匿于周遭的大片矿石之中,极难被发现。虽然银比金更常见,但银在地壳中的含量仅为亿分之七。7能够幸运地发现富含银的岩层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惯例,但在欧洲人们通常会信任金匠做的标记,这样既能确保国家货币的纯度,又能保障消费品的完整性。在文艺复兴初期的意大利,金匠不仅是工匠,还是公务人员。他们监督造币厂的运作,有时还监督硬币的流通。金匠的标记既是物品纯度的保证,也是金匠诚信的保证。
第2章 哪里有银矿,哪里就有奴隶
- 从挪威到新西兰,从阿拉斯加到阿根廷,这些地方都有银矿。阿根廷这个国家的英文名称来自拉丁语,意思就是“白银之地”。
- 与地球上的某些事物一样,银是来自远古恒星的“核废料”,这些恒星早在地球诞生之前就已经死亡了。
- 约阿希姆斯塔尔造币厂于1519年或1520年开始铸造硬币,它的产品中最著名的是一种高价值的银币,被称为“约阿希姆斯塔尔币”(Joachimsthaler),简称“塔尔币”。欧洲大部分地区都在效仿制造这种货币,在英语中,人们称其为“美元”(dollar)。
- 戴德斯海默受蜂巢结构的启发,发明了一个以立方体形状堆叠木材的系统,该系统后来被称为“方形木支架”,这些模块化的木支架结构使矿工能够在卡姆斯托克矿脉所特有的宽阔地形中安全地挖掘丰富的矿藏。
- 纵观金属开采的历史,矿山有开采前景,就会吸引人们大量涌入,从而推动新兴城镇建设,促进当地的财富积累和经济转型。但历史上因开采银矿而富裕起来的人,远远少于因投资不利而失望、沮丧甚至破产的人。在银矿开采热潮的历史中,可能有令人振奋的“发财”故事,但更多的是悲剧和损失惨重的故事。
- 从澳大利亚内陆到科罗拉多山脉,在世界各地都有被遗弃的“锡尔弗顿”(Silverton)(9),它们的名字中蕴含着希望,而在它们的旧址上则满是残垣断壁。
- 锡尔弗拉多(Silverado)就是这样一个小镇,它建于19世纪70年代,坐落于加州南部、洛杉矶东南方向80千米处的圣安娜山脉山脚下的峡谷中(图2-10是加州圣安娜山脉的锡尔弗拉多小镇如今的面貌)。“锡尔弗拉多”这个名字本身就暗示了太多的希望和错误的判断,而这又源于人们对西班牙殖民者理想中的“黄金国”(El Dorado)、“黄金城”、“镀金王国”或“黄金之城”的曲解——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洲苦苦寻找黄金,但徒劳无获。
- 史蒂文森曾在那里度过蜜月的旧金山北部的锡尔弗拉多,其发展历史也充满了欺诈。有一个说法称该矿是个“巨大的骗局”,是为出售一文不值的股票而制造的幌子。据说,到了晚上,人们赶着成群的骡马把装在旧雪茄盒里的银偷运上山,并送进矿井里,然后在矿井里用当地的岩石将银压碎,再将其作为矿山的产物运下山。
- 石见银山遗址于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虽然比名录中的其他遗迹都要隐蔽得多,但在此后的一年里仍然吸引了近百万名游客。通常情况下,那些为发展旅游业而宣传银矿景观的人会借助这里绝妙的地形,从大家疑惑的如何重建等角度激发人们更多的想象和兴趣。就石见银山而言,幸存下来的是一片“遗迹景观”。这里保留着银矿开采的每一个过程,即从开采矿石到矿石研磨再到冶炼的全过程。在这里,17世纪至19世纪的建筑遗迹都被保存了下来,这些建筑揭示了一个包括士兵、富商、牧师、繁荣的家族企业和农民在内的社会形态。17世纪初,生产力达到巅峰时,这里有上万人受雇于采矿业。这些银矿山坡上记述的故事无论有多么晦涩难懂,讲述的都是无数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在短时间内成倍增长,如何形成日本最高产的银矿区,以及其繁荣的贸易网络如何遍及整个东亚的故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强调,银矿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也为此地深厚的人文景观奠定了基础。
第3章 从凡尔赛宫到寻常百姓家
- 制作银器最基本、最常见的工艺是锤揲,又称锤击。银匠先选定一块银锭(银铸块,现在更常用的是薄银片),然后将其放在木桩上锤打。银的质地柔软,冷锤就可以将其轻轻延展开,形成凹形器皿的形状。
- 自人们能够从矿石中冶炼银之后,范铸这项工艺便逐渐得以完善。最早的范铸方式是“开模”,即先将沙土或黏土压制成模具,或将石头雕刻成模具,然后将熔化的银倒入模具中,犹如把水倒入冰格中制成冰块一样。当然,这种方法的缺点之一是成品必然有一侧是扁平的。
-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一种工艺更为复杂的铸造方法——失蜡法。首先制作一个实物大小的蜡模,然后在蜡模外面涂上石膏或黏土,并对蜡模进行加热,融化后的石蜡会经专门的通道流出,再将熔化的银倒入模具中,待银冷却后脱模。
- 20世纪末,人们尝试运用新技术进行范铸,由此引入了新的范铸材料,例如贵金属黏土。黏土由混合在有机黏合剂中的大量银颗粒组成,因此质地柔软而有韧性,可以压入硅胶模具中。模具干燥后,把黏土取出烧制,烧掉黏合剂后剩下的便是固体银铸件。
第4章 帝国崛起,两枚改变世界的银币
- 建立一个帝国需要资金。当然,需要的不仅是资金,就如同生火不只需要燃料一样,文化、意识形态、对土地和资源的需求也都得发挥应有的作用,但资金是最基本的。有了资金,就可以购买军舰、装备军队、维持帝国的政府机构、资助促进公民身份认同感的公民计划和建筑项目。世界通用货币通过贸易伙伴关系和税收协定将各国和各大洲联系在一起。对一个帝国的臣民来说,每天都要使用的钱币上的图像会让他们随时想到自己的君主。
- 奴隶在当时的一些官方文件中被称为“人牛”。这些奴隶大多不是罪犯,而是战俘——奴隶制是爱琴海周边国家无休止的战争的高利润副产品。
- 然而,与大多数帝国一样,雅典帝国虽有吞并领土的野心,却没有维持帝国稳定的能力。最终,雅典帝国的宿敌斯巴达在波斯帝国的帮助下推翻了雅典帝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使雅典帝国屈服的也是一次海战。公元前405年,在羊河战役中,雅典帝国的舰队毁于一旦,城邦被围。最终,雅典帝国于公元前404年因城内粮绝而被迫投降。
- 16世纪中叶,人们在墨西哥西部的马德雷山脉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银矿。但真正的大奖——银山,是在现今玻利维亚境内的安第斯山脉的波托西发现的。
- 生活在安第斯山脉地区的印第安人有着长达3 000年的冶金历史,他们使用金、银和青铜制造器物的时间比墨西哥人要早很多。他们的大多数金属制品似乎都是服务于宗教的,而不是用作财富的储备。
- 墨西哥在16世纪50年代采用了一种提炼低品级矿石的方法,这种破坏环境的“混汞法”是将碎矿石与盐和汞(这些汞来自万卡韦利卡的大型汞矿)混合,然后加入试剂促使银与汞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汞齐,再加热汞齐,蒸发去汞,留下精炼的银。波托西于16世纪70年代采用这一工艺后效果显著,银滚滚而来,就像打开了水龙头一样。十六世纪八九十年代,银的产量几乎翻了3倍。16世纪90年代,银的年产量达到顶峰,为200吨。
- 历任西班牙君主一再下令,禁止奴役帝国的印第安臣民,教皇也明确谴责奴役的做法。但为了规避法令带来的不便,一个变通的办法就是建立印加的米塔(mita)制度(15)。作为履行贡赋义务的一种手段,原住民传统的做法是以短期轮流的方式为帝国的工程提供劳动力。从1574年起,在波托西实施的米塔制度成为西班牙帝国黑暗统治的缩影。西班牙的米塔制度远比印加的米塔制度残酷,它从富饶的矿山上撒下一张绵延数百千米的大网,来围捕矿山所需的一半劳动力。偏远地区的村落,每年被迫从年龄在18~50岁的男性中征召1/7,成为服役的“米塔尤”(mitayos)。这些米塔制度的被迫参与者要长途跋涉1 000千米,通常需要几周时间才能到达波托西,然后开始为期一年的劳役。
第5章 从新大陆流入中国的银之河
- 波托西的运银船一到巴拿马,船上所有的货物就被卸下,然后由骡队运输。骡队要经陆路,穿越巴拿马地峡,穿过阴郁的、疾病肆虐的查格勒斯河河谷。因为在这条路上有数百人死于疾病和事故,所以这条路被称为“十字架之路”(Road of the Crosses)。骡队的目的地是加勒比海岸的迪奥斯港,该港口的周围是沼泽和荆棘丛生的灌木丛,那里瘟疫肆虐,海盗横行,其中也包括海盗德雷克。海盗们劫掠西班牙人的白银和奴隶,令人尴尬的是,他们有一次还劫掠了一船西班牙的官方和私人信件。
- 还有一场灾难不仅影响了西班牙帝国,还波及了全世界。就像血液中血糖过高会引发低血糖反应一样,大量银涌入市场会导致大范围的经济崩溃。从美洲涌出的银越多,它的价值和购买力就越低。西班牙帝国的君主们发现了这样一条令人不安的经济原则:富足既是福也是祸,因为货币供应扩张会推高物价。6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生活成本在17世纪下半叶翻了一番。西班牙王室征收同样数额的税,但银的价值却低了很多,西班牙帝国因此负债累累,经济持续恶化,农民挨饿,愤怒的民众在欧洲各地起义。这场“物价革命”的影响波及了全世界。
- 1626年,塞维利亚的商人抱怨:“外国人很富有,而西班牙对待自己的子民根本不像生母,反而像养母,让外人富足,却忽视了自己人。”7放高利贷的欧洲银行家可能就属于这一类“外人”,但西班牙人的不满很可能指向更遥远的东方,特别是中国。美洲开采的银有1/3~1/2最终流入中国的“银渠”。8中国仿佛是一片汪洋大海,无数的银像河流一样源源不断地汇入其中。中国有着悠久而深厚的银器制作传统,那里制作的银器既用于宗教活动,也用于日常生活,但大多数出口到中国的银却被用于满足完全不同的需求。
- 在明代,银在中国的价值大约是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两倍。例如,在南方的港口城市广州,黄金与白银的价值之比为1∶7;在西班牙,这一比例为1∶14。12换句话说,在中国,可以用更少的白银来购买黄金;而在欧洲,黄金可以换来更多的白银。那些精明的商人就利用这一差价进行交易,导致中国的黄金大量流失。
- 显然,这种套利交易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贸易自由,而明代在很长的时期内采用限制性贸易政策,并不具备贸易自由这种开放性特征。那么这些早期的套利者是如何进入货币交易市场的呢?答案在于菲律宾的马尼拉。
- 当地的中国人与殖民者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相互依赖却互不信任的关系。马尼拉不过是西班牙在太平洋上的一块踏板,它的唯一用途是中国商品和西班牙白银的交易中心。无论如何,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都要在这里进行碰撞和融合。殖民者指望中国人购买他们的白银,同时又依赖中国的工匠、厨师、工人、渔民、牙医、面包师和家庭佣人。16然而,殖民者憎恨中国人,他们憎恨中国人数量庞大,憎恨中国人谈判敏锐,可能也憎恨在他们努力劝中国人皈依基督教时对方表现出来的那种顽固态度。殖民者一再要求驱逐中国人,对中国人的交易征收重税,并残酷镇压中国人的抗议。
- 美洲人和欧洲人对中国丝绸的渴求似乎与中国人对白银的渴求一样强烈。即使在穿越太平洋和大西洋之后,中国丝绸也能使商人获得可观的利润。与银一样,丝绸就像河流一样流动,人们用丝绸为波托西的圣母雕像制作斗篷,为阿卡普尔科的牧师制作法衣,为墨西哥城的女士制作长袍,为塞维利亚的贵妇制作长袜,为阿姆斯特丹阔气的汉堡店制作地毯。
- 大量的白银经由马尼拉运抵中国,另外,据估计每年还有150吨白银经由欧洲运抵中国,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经由阿姆斯特丹运抵中国的。
-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语缩写为VOC)成立,这促使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印度尼西亚进口香料,从中国进口瓷器和茶叶,从加勒比海进口盐和糖,从地中海进口水果和坚果,并向中国供应产自欧洲和日本的银。
第6章 银在现代社会中的新角色
- 几千年来,银因稀缺而备受重视。作为一种可兑换的财富,它在制作钱币、珠宝和餐具方面表现出色。银之所以备受青睐,一是因为其价值高昂,二是因为其诱人、闪亮的外观。然而,如今全球一半以上的银被用于工业用途,这与这种金属的稀缺性和美观的外表无关。几十年来,银独特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引发了新的需求。
- 工匠们不再将金属粉末混入熔化的混合物,而是将硝酸银或氯化银等银化合物添加到黏土等黏合剂中制成糊状物,然后将糊状物涂在透明玻璃上,再放到窑炉中烧制。烧制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使糊状物呈现黄色。根据窑炉的温度、烧制时间和浆料的厚度,其颜色可呈现从浓郁的蛋黄色到淡金色等不同的色调。
- 不仅地面交通需要银,空中交通也依赖银。飞机发动机能在高温下持续地安全运转,就是因为有镀银轴承。由于银具有抗腐蚀性且摩擦力小,它可以在快速移动的钢制部件之间充当润滑剂。虽然银的用量很小,每个轴承只需几纳克银,但这少量的银对重型机械在高应力条件下的平稳运行影响巨大。
- 当银被用于开关或电路板时,它的结构和化学特性能确保电流不间断流动;作为润滑剂,银能使机器保持运转;氧化银纽扣电池则为手表和计算器提供动力。银不仅能促进能量流动,还能以太阳能的形式储存能量。
第7章 银器,地位的象征
- 人类不仅用银铸造货币,而且用银创造谚语:“含着银汤匙出生”(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放在银盘子里”(presented on a silver platter)、“每朵云都有银边”(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从“银舌”(silver-tongued)到“银弹”(sillver bullet),人类的语言中充斥着大量这样的表达,这说明我们赋予了银复杂的含义。
- 我们可以说,金银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但更有趣的是探究其中的原因,找出金银是如何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在不同的文化中保持相当稳定的意义的。关于银,有两个观念似乎与它闪闪发光的事实一样无法改变:一个是银象征着地位,另一个是银代表着纯洁。
- 自从人类学会了从地下开采银以来,银就一直被用来彰显地位。含银的矿石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匀,只有局部地区才有,因此银很早就被认为是稀有和珍贵的,是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提炼出来的。经过精心打磨后,银器表面变得光洁,泛着均匀的光泽,这使银器更加令人垂涎。银器可以赋予其所有者地位,这时银的价值便从物品上转移到了人身上。我们珍视稀有物品,我们也珍视闪闪发光的物品。在人类看来,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最闪亮的金属。进化心理学最近的研究表明,人们容易被光泽吸引的背后有一个有趣的原因:闪闪发光的表面会使人们想起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水。 此外,正如在历史上拥有洁净的水一直是权力的标志一样,拥有闪亮的、令人向往的物品也曾经是威望的标志,这种观念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大脑中。尽管人们认为闪耀等同于精致,但这很可能是人类的“蜥蜴脑”促使我们这样想的。
- 银一直被视作稀有、昂贵之物。此外,银的延展性好、光泽度高,这意味着银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形状,以便体现出其所有者的品位、学识和时尚感。除了餐桌,还有什么地方更适合展示银器呢?在餐桌上,地位之争和尔虞我诈不可避免。某人该坐在餐桌的什么位置?旁边是谁?离主人多远?离盐罐这样看似无关紧要的物品多远?该上什么菜?具体用什么食材?先给谁上菜?这些都体现了宴会上的地位之争。
第8章 圣洁的银,美与文明的传承
- 佛陀坐在菩提树下,悟出了世事无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后来在该地建造的摩诃菩提寺却是个奢华的庆典场所。
- 佛陀的话语敦促信徒们切莫贪恋世俗的奢侈品,但随着佛教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是工匠用贵金属制作的代表着虔诚的物品,这些物品供寺庙和个人使用。佛陀劝诫人们不要留恋尘世的财宝,但他的话语可能就记载在银器上。佛教传入中国后,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发展起来:在数百座寺庙里,数千位僧人煞费苦心地抄写佛经。从16世纪起,蒙古人也开始自己生产纸张,在18世纪至19世纪,他们用金墨或银墨将佛经抄写在黑色的纸张上,极尽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