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说美国》(下)

[台湾/美] 许倬云(Cho-yun Hsu) 著,《许倬云说美国》。

许倬云,1930年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校讲座教授。1986年荣任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代表著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等。

第八章 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

  • 美国初期发展,从波士顿到纽约,以至于新奥尔良都是这种临海城市。不过,欧洲人在北美建立的临海城市,由于原住民的每周人民已被欧洲移民强力驱赶和消灭,外围不在有对立的人群了。欧洲的新移民从进入美洲开始,就是借重临海城市的立足点,一步一步往内陆扩张。他们建立新城市,腹地是空旷的内陆,四周并没有乡郊的异民族。于是,美洲出现历史上崭新的城市形态:城郊乡野之间的关系是逐步扩散的,并未长期维持城市压迫或控制郊野的紧张关系。
  • 上述四座大城市(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分别具有政治、文化、经济上的重要性,聚合为人口密集的聚落带。四个中心各有彼此独特的功能,也可以互补。在此后的三百余年发展中,这庞大的人口中心吸引了更多的人口和资源,发展成为巨型都会区。
  • 以中西部这一个大地区而论,芝加哥地区、大湖区向西建立据点,其南部的顶点既是大湖区的中心。从纽约到芝加哥之间,先有运河后有铁路,之后芝加哥成为中西部与东部、北部连接的枢纽;从这里向东、向南、向西扇形发展,向北则是沿着大湖的边缘发展。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庞大内陆,是美国开国以后逐步西向开拓重要的中转区域。这里有广大的农田,后来又是重工业的集中处。以芝加哥为中心,铁路网密布,东、南、西三方面的重要城市,都是从芝加哥辐射出去的。芝加哥往北则是沿着河边扩散,有几个北方湖区的中心。这些中心周围都是广大的农田,人烟较少。因此,中西部人口不可能像东北“波、纽、华”大三角地带那样密集。
  • 二战之后,美国政府设立军人复员的奖学金,让回乡的军人进入大学深造,学习新的技能。与之相对,美国各州都增加了州立大学,或以原有的学校扩大、升级,或者增设新的学校培养各种人才。
  • 一个美国大都会之中,最大多数的居民乃是中产阶层;他们寻求的是安定和一定程度的生活需求。然而,也就在他们肘腋之下,却是有接触而无来往的另外一个阶层——过去中产阶层与劳工阶层之间的密切关系已经无复当初。中产阶级和雇主群的富豪之间原本关系相当密切,现在由于富豪迁移他处,只留下旧日豪宅改装为若干户共居的集体住宅,与他们的中产阶层雇员之间也彼此脱了节。
  • 如此转变,使美国的都市形态和城乡关系呈现整体的变化:城中心区最穷困破烂,市区只有白天是公司开门工作的时候,晚上除了饮食店以外没有长住居民。过去城内的大公寓成为贫民区,有若干地带竟沦落为荒芜和贫穷的代名词。...虽然各城都有不一样的发展,只是基本上大同小异:同一趋势的人群分裂和冲突激化。

第九章 阶层固化的社会现实

  • 以我亲眼所见,以匹兹堡外围的变化为例,197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的工业结构出现转变。战后,欧洲和亚太地区复苏,各地出现新的产业结构,比美国的工业更为发达。美国的工业本来是领先世界,但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却逐步落后了。第一批落后的是轻工业,包括家用物品如纺织、电器等类。通常,欧亚的产品都比美国的更为先进和价廉,在轻工业方面美国很快就失去了领导世界的优势。
  • 接着是1980年到2000年之间,在重工业方面也发生了变化:钢铁业、汽车业和大型机械工业方面,美国的产品因为设备与生产方式陈旧、工人工资不断地提升,其市场价格无法和新兴工业国家的产品竞争。最严重的困境呈现于匹兹堡的钢铁工业和底特律的汽车工业。欧洲和日本的钢铁卖到匹兹堡的大钢厂门口,还比本地的物品价廉物美。德国、日本的汽车,甚至于法国、意大利的汽车,在设计和成本方面都比美国更具优势。于是,美国本国的汽车市场,一半沦陷于外商的汽车。底特律汽车产业受到的伤害非常严重,到今天才逐渐恢复。
  • 整个大湖区从匹兹堡到芝加哥,原本是美国的工业带,在那时侯以后,却得到了一个新外号——“铁锈带”。产业结构改变的连锁反应,带来了全国各处工业结构的纷纷转变。在城乡关系方面最显著的变化出现在原来旧工业的干部,如工程师和管理人员身上。他们原来都是中上阶层收入,所从属的工业垮了,这里面的资深人员也就纷纷失业或是退休,提早结束他们的职业生涯。
  • 后来,中高层收入的人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优势,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或者退休到物价比较低廉的其他城市,或者将自己的豪宅出售,搬进城内购买翻新的旧宅。这些反向的人口移动,将城内贫困人口本来占有的社区处处翻新改建,这些人又不得不移向郊外;他们移入的大概就是离城比较近的近郊——离城稍远的豪宅地区,他们还没有购买能力。如此内外对换的形态,使得城乡之间的主客关系也因此颠倒。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店又移入城内,郊外的那些购物中心和商业大厦,有的拆除,有的荒废。一个比较富足的城内,不再是有许多贫困人口的袋型地区;整个城市周边的小社区,则是贫穷住户的安身之所。周围的近郊区房价低落,治安也频频出现问题。
  • 美国两百多年发展的城乡形态,实际上已经将半数以上的全国人口纳入若干城市都会区。这些都会区的居民生活,出现了一些城居生活的特色:社区居民的多元和异化,而且这些异化的趋向,不断分类、重组又分类;产业结构的改变引发不断迁移,于是城市中的居民,无论其文化或是利益都只有分歧和离散,难得出现凝聚的现象。每一个人在他一生之中可能都要迁移若干次:或者是跨城,从这个职业转到另一个职业,从这个地区搬移到另一个地区;或者旧在本市之内,由于收入增减而不断地搬家。
  • 小家庭结构之下,子女长大之后各自展翼飞向他处,组织新的家庭。社区迁移、离散,在社区之内邻居之间没有交流,更不谈守望相助、嘘寒问暖的交情。
  • 美国都市化现象以后,除了城市之内的贫富差距以外,有另一种状态出现:小城市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少。小城市集中的人口少,能够掌握的资源原本单薄。虽然有些小城市也曾经有过光辉的时代,例如俄亥俄州的阿克伦(Akron),本来是以汽车橡胶轮胎业为主的工业城,曾经非常富足;天然橡胶被石化橡胶代替以后,这座城市的工业完全倒闭,今天几乎如同死城。这一类城市和它周围的人口几乎全部仰赖其特定产业工作求生,一旦情况改变,整个地区全部遭灾,阿克伦这座城市已经衰败无法重振。
  • 在农村地区和内陆,许多当地原有的教会宗派还是维持他们的教区和教堂。只是愿意到乡村服务的神职人员愈来愈少,内陆和远郊的居民维持地方教会的财力也逐渐薄弱。
  • 一般的理解而言,南部和内陆福音教会的传道人并不真正以教义服务信众,而是将娱乐和信仰混合为一。更为众人诟病者,这一地区最活跃的传教人,信仰之虔诚远不如敛财的倾向。
  • 今天的美国梦有两个。一个是外国来的新移民:他们的美国梦是在世界最富的国家有立足之地,以美国低收入的工资,换算成他们故乡中等以上的生活标准;另外的美国梦则是城市中的中产阶层。他们的孩子以为可以从新兴的产业中,由于创新或者冒险,靠着一个新的发明或是新的服务项目忽然变成另外一个盖茨,或是另外一个索罗斯。后者有梦,却难以实现。那些心怀不平的失落者,已不能理解也不愿面对世界正在变化的情况。
  • 整体言之,美国内陆和远郊,已与城市愈行愈远。而在城市之中,芸芸众生熙来攘往,满街是人,却都是社会学家所谓寂寞的人群。这是美国人的特色,也会士世界其他各处,跟着美国模式发展至一定地步即难免出现的共同特色。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代替了温暖,合作变成了一时互助之间的利用——这是美国文化和社会结构最大的隐忧。当人与人之间只能以“利”相处时,人们不再会有人类情感,也不会在有共同信仰。美国社会将会退化:城市之中处处是人,却随处可见低头独行的孤独者,在各处挣一口食、过一天日子。
  • 在一个新大陆,曾经是人类寄托理想的地方。这一个国家,也曾经昂首前进。过去一百年来,人类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这一片土地,曾经是难民们最后一处安全的庇护所;他们也曾经托庇美国援手,重建战火破坏的家园。今日,美国内部竟然出现如此衰象!能不令人感慨?

第十章 动态更新的美国政治

  • 到今天,美国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完全定型:美国究竟走向何方?当下面临的社会分裂该如何选择?以目前呈现的方向展望,这个空前未有的新制度,可能踏向为财富贪欲服务的公权力。城头变幻大王旗:现在看来极有可能,这幅王旗的图案是一个庞大的“$"符号!我们只是盼望,这个趋向还有改变的可能性,庶几我们不致沉沦于无限的贪壑。
  • “五月花”号移民留下的设计理念,确与后来美国整个政治制度设计密切相关。这一批移民带来的是一个社区的自治精神:他们登陆以后,致力建设一个立足点,组织自卫、自治的社区——他们界定这是所有参与者有意识地组织的一个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用今天法律学上的名词是法人(incorporated)凡参与这个共同体的成员,归属于这个团体,也有意识地共同管理这个团体。
  • 虽然持枪规定已经不断造成灾难,不少人也想启动立法程序废除第二条修正案,但至今竟无法撼动这一条款。这一条款代表的意义,是人民有权推翻政府。人类历史上,自从有了政府以后,大概只有美国开动了一个例子:“造反有理”,人民可以合法地推翻政府。
  • 联邦政府的总统是全民选举的,其权力之大俨然君王。但是,总统有任期,一任四年,两任八年,最多两任之后必须退出政坛,让新人来接替——这就不是任何世袭君王可以做到的了。
  • 民主政治号称汇集民意,代表人民的意见和利益,制定国家行政的方针。然而,美国现行的制度中立法这一环,可能如此地迁就不同利益团体地利益,而借民意使各个有关方面获得最大地私利!
  • 美国总统制地另一缺陷,则是行政权过分寄托于总统个人,而不是寄托在民意依据之上的集体单位——政党。
  • 特朗普的当选也是划时代的现象,这一位总统无知、乖张,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可是,他能够得到40%铁票;虽然第一年的执政可说一无可取,而他的铁票支持率屹立不能动摇。这40%的支持者,陷在无法自拔的泥沼里,将要成为美国式的印度种姓制度的底层。这一股力量的涌现,是社会败坏的后果,不是这些人的过错——他们乃是牺牲者,不是造孽者。这种力量支持出来的政权,也是柏拉图五种整体之一:民粹政治。美国开国元老麦迪逊早就担忧:如果社会底层大众心有不满,这一群知识程度较差的“群众”可能冲动之下,拥护出“僭主”,凭借大位胡作非为。今日美国的情形,被麦迪逊不幸言中。
  • 当美国建国成功不久,一位法国的学者专程访问美国,此人即是著名的托克维尔。他回去以后,将所见所闻撰述为旅美的见闻录。托氏向欧洲报告:这个新兴的共和国,具备了不起的构想,落实人民自由民主,其理想之高超,目标之远大,值得欧洲知识界钦佩,也盼望美国的实验能够成功。
  • 然而,他也指出了美国如此设计的构思,将会留下一些后遗症。首先,一个民主社会的隐忧,乃是极端的个人主义,或引向以个人主义来代替自由——可能终于因为强烈个人主义导致的散漫,造成国家共同体的崩解。其次,在强大的国家公权力之下,可能会产生个体无法抗衡国家公权力的问题。最后,这种政治体制下,完全以数量来计算民意之所向,公民本身的素质参差不齐,有智慧的高低、知识的有无,也有是否能控制私欲的修养问题。这些条件一旦失控,纯粹按多数表决送进一批不够格的代议员,以及不适任的总统,国家可能沦入无可挽回的境地。这些公职人员代表的是数量庞大的群众,他们凭借意气行事,或是过分考虑私利;他们的种种行为选民们不能判断,也无法监督——如此一来,依托民意选出的政府,可能会产生多数专制的危机,也就相当于民粹主义的暴政。

第十一章 不断发展的文化脉络

  • 任何大的人类共同体,其谋生的部分是经济、其组织的部分是社会,其管理的部分是政治,而其理念之所寄、心灵之所依则是文化。以个人生命作为比喻,文化乃是一个共同体的灵魂。
  • “五月花”号的移民,是欧洲宗教革命之后最崇仰自由的一批加尔文派信徒。他们坚持单一神信仰,并且以为神和信众之间有直接的感应,每一个信徒都是直接承受神的恩典。这一理念,使加尔文派新教的信徒以其坚定信仰获得最强烈的自信心。他们以为自己所作所为是根据神的指示,绝对没有错误;他们能够成功,本身就是神的意旨的落实——他们成为选民,是神已经决定的。因此,每个选民必须要以自己的成就,彰显神的庇佑和神的抉择。
  • “五月花”号的移民来自英国,而英国当时信奉新教,是依据王权向教权夺来的信仰自主权。英国的国教会,只是一个独立于罗马的公教会而已。“五月花”号上的移民虽然来自英国,他们的宗教信仰却是西欧大陆上最激烈的加尔文主义。在到达北美之后,虽然理论上他们还接受英国王室的统治,只是在海外建立英国政府所管辖的殖民地而已,但实质上,登岸之时他们就已有决定,要在这个新的土地上创建一个新的制度:神恩的庇护下,落实每个人应有的平等和自由。
  • 这一段开拓的经历,无论如何是相当辛苦的过程。如果没有清教徒秉持神恩的勇往直前,这些殖民者很难在陌生的新大陆上,获取坚持开拓的勇气和能力。从那时候开始,一波一波的新移民进入美国又推向内陆。那些新到的人群,有的是同一个宗派的教徒,有的是基于经济动机的移民。这些陆续前来的开拓部队,是在欧洲没有发展余地的人群。他们宁可抛弃一切进入美国,前途未知却勇往直前:他们在颠簸的蓬车上,翻山越岭、渡河过江,在洪荒新世界觅得站定脚头的空间。这些开拓者的精神,是美国的史家特纳特予强调,可以代表美国立国的精神。向西开拓的历史,既是美国整个历史的定调。
  • 从好的方面说,这种精神一方面是承受着神恩,要以自己的行为彰显神的恩典:这一种个人主义如此有恃无恐,这些开拓者才有勇气和决心一步步往前走。可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这些依仗上帝眷顾的个人,自以为是神的选民,对他们而言,“神的选民”四个字,就让他们自己的地位和其他人有了区隔。异教徒不能蒙受神恩,乃是异类;那些他们认为是野蛮人的原住民,简直是羞以为伍的异类。这些自以为蒙受神恩的个人主义者,可以理直气壮地任意处置他们眼中地“异类”。在美国历史上,正因为这种不成理由地“理由”,百万计的原住民被他们驱赶离开自己的土地——甚至于以近代的武器对付手持弓箭的原住民,对其任意地杀戮和驱赶。从他们手上夺取地资源和土地,白人可以理直气壮地据为己有。这些错失,在今天看来是人类历史上的污点,但是在当时那些开拓者的心目中,却正是以这种理由毫不留情地将新大陆占为已有。
  • 在工业发展地阶段,工商业的园地就等于是向西开拓时候的内陆;龙腾虎跃的战场,成功与失败的标志都是以金钱衡量。那些镀金时代的大亨,努力工作聚集庞大财富,创建企业帝国,他们的动机,也就是上述特纳所指的开拓精神。好处在于他们能勇往直前地工作,实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就以匹兹堡出生地卡耐基而言,据说他每日工作十七八个小时,睡眠时间只有四个小时左右;他饮食清淡、生活简单,卧室是一张相当于行军床地单人床。
  • 这些人物努力工作,要求地回报不是物质上的享受,也不是贪得无厌的欲望,而是实践神拣选了“我”后“我”对神的回应。
  • 正是在如此认知和体现利他情操的时代,美国却也出现另一潮流:个人主义转向满足个人欲望的享乐主义。二战以后,美国迅速地繁荣,俨然跃登世界领导者地霸主地位。国家聚积了巨大财富,于是,国民在工作之余也寻求娱乐。如此取向催生了娱乐和体育这两项吸金的产业。而且,由于平等原则,人人盼望获得如此满足的机会:这就启动了全民同乐。这一转变导致在文化、经济和政治各个领域,均出现巨大冲击。
  • 娱乐产业和体育产业,都是不能有累积的产业。虽然说一部电影佳作等于一部好的小说,可以永垂不朽,但实际上一百多年的好莱坞,真正称得上“名著”的电源作品,大概双手可以数得出来。运动场上一场球赛下来,等于一阵风飘过水面,当时会激起涟漪,在场会感到兴奋,后面没有累积,也不会成为人类试探体力的极限。在我自己看来,这两个行业在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上,正如罗马帝国从盛而衰的时候斗兽场和格斗场上的活动,乃是人群虚空的浪费。
  • 中国俗语“富不过三代”,以家族继承而言,乃是必然的后果。今日美国则不然:巨大财产的继承者,竟然是有法人身份的信托基金,基金只会成长和累积,而不会发散。若干巨富的财产,由各自巨大的信托基金来管理运营,在美国财富总量中占有惊人的比例。如果不是有这种大型的财团法人作为投资的源头,一时之间,任何事业无论公、私,都很难有所成就。
  • 一个信托基金实际上就是一个狩猎团队,也可以说是草原上的狼群。无数平民的小小积蓄,存入银行或者保险基金,但是最后都合并在许多庞大的基金之下,在市场上兴风作浪,各处并吞——昨天我正在并吞别人,没想到今天自己已经被并吞了。不仅同业之间彼此竞争,胜负由财力决定;各个行业之间,也常常有不同程度的利害冲突。
  • 每次大选就是钱与钱之间的肉搏,不但每一个候选人都要找财团支持——民主、共和两党本来就因为各自自由和保守的趋向,有一些利益相符合的财团金主,此时更是白刃相见,争夺其他财团的支持,而以未来施政的政策作为交换。
  • 资本主义本身是图利为主,因此,金钱污染美国文化,成为难以避免的困扰。从美国立国以来,金钱决定社会地位,金钱决定教育修养,金钱也决定政治权利何所归属。这就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特色。
  • 新教伦理延伸而来的个人主义,应该是美国价值观的主体;以资本主义为基础而凝聚成的“好利”的价值趋向,则是其实践。美国的工业化和都市化这两大浪潮,冲散了原本聚合个人的社区与社群。科学知识的普遍和文化的多元,卷去了教会的约束,也削弱了人们对信仰的依靠。
  • 凡事都有正负两面,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抉择,也可以不拘一格,因应时代而修正改变。美国一般人的群体性格就是如此,充满动力,同时也冲动、浅薄。美国的文化遂表现为实用,是以科技成就多于理论玄想,重视法律、政见而忽略历史、哲学。这是一个科技挂帅,但在教育、修己方面有待补强的年轻文化。目前它刚达盛年,可以重实用而轻理想、重开展而轻持守、重今天而无视过去。然而,一旦面临衰老时,将何以自处?此乃美国人应该早日反省的课题。

第十二章 美国时代潮流的变化(上)

  • 美国历史的早期,在文学上主要呈现于散文和诗歌。那时候,一般人并没有经常阅读的习惯;他们的心灵活动,主要在于阅读《圣经》和聆听牧师讲道,读小说或短篇故事较少。当时美国的艺术和音乐,也都取自欧洲的国家。整体言之,美国还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文化特色。
  • 在19世纪中叶,美国出现了短片故事和类似小说的长篇叙事。有一部分是反映开拓者的生活:他们在开拓的过程中与印第安人接触,有时和好有时对抗。有关印第安人生活的叙述,以及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恩仇,都成为西方开拓故事的泉源。
  • 美国文化从移民到达之时开始,就充满着实利主义与清教徒气氛。酒类的禁酿和禁售,是这一时期清教主义的象征。
  • 奉劝读者诸君:如果有任何机会到了新地方,务必张开眼睛,仔细看看周围环境和各种人的行为,你会看见许多书上读不到的事物。这也就是我在离开台湾前,以为老朋友吴克先生告诉我的:“你要去读‘美国人和美国社会’这本大书。”
  • 回忆过去半个实际多的变化,我在芝加哥车站上看见的景象,以及进入南方参加打破族群隔离的活动(白人和华人可以坐在黑人的车厢,劝说他们去坐在白人车厢)所见的种种南方生活现象,和今天全美国在女权方面的变化,有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成就:两者相比,为之感慨不已。

第十三章 美国时代潮流的变化(下)

  • 二战前后,美国历史进入现代阶段。因此,这一时代的社会与文化,作为下篇在本章加以阐述。
  • 在工业化资本主义极度发达的美国,工人就等于是机器的延伸而已:在资本家眼中,这都是另一个方式的劳力。资方以其财力优势剥削劳工。
  • 战后从海外归来的两代美国年轻人,与各地不同民族接触,他们警觉即使欧洲大部分是信仰基督教,可是至少有三四个大的教派——东正教、天主教以及新教之中的两种主流,即马丁·路德的一派和加尔文的一派。他们也发现,欧洲的农业和美国实在不一样,欧洲农村即使也有和美国一样现代化的农业,然而生活习惯却大量地保留小农经营的色彩。欧洲不同的城市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习以为常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凡此异国情调,刺激着美国年轻人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
  • 更大的冲击是来自东方,他们发现佛教和印度系统的玄学如此神秘,可是又如此发自内心地令人感到亲切。中国的儒家文化孕育的百姓,举动行为既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集体主义,却是乡党邻里与亲戚朋友编织为庞大的人际网络,联系个人、笼罩社会。这些见过世面的归国青年,经过不同文化地区的经验,开始理解美国的“常态”其实乃是“独特”的情况,未必出现于别的地方。每个地区的人类,都有自以为是的想法和做法:美国自己的想法,未必是“普世”“必然”。
  • 经历了战争的美国人也会理解,国与国之间,主义与主义之间,各自肯定自己一方的理想——但是谁能真正验证自己坚持的主张?一切优越性,是否终于不过是相对的?
  • 在这存在主义的浪潮之下,出现了两批人:一批是所谓的“垮掉的一代”,另外一批是“嬉皮士”。前者出现较早,主要参与者应是学者、作家等一群比较专业的知识分子。后者出现较晚,即受前者的影响,也反映战争经验的刺激,他们大多是青年尤其是大学生,主要特点表现于行为,而非文学创作方面。
  • 传统美国社会中产阶层分裂了:一部分成为新贵,一部分则沦于被挤压的下层。今天,这两个阶层之间几乎没有共通语言,也没有什么接触。美国的确已经裂解,成为贫富隔绝的国家了。特朗普就任后,美国竟然如同进入两个阶级处处对立的局面。
  • 现在,已有人看到重组美国的方案:今年美国国庆前后,《纽约时报》和《大西洋杂志》分别报道,两个地方社区分别出现地方人士,也就是一些普通市民站出来协力合作,推动重组社群,挽救经济颓势。这两处社区一处是宾夕法尼亚州东部小城兰开斯特(Lancaster),另一处是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长滩(Long Beach)。
  • 凡此,都可看到美国社会重组新阶段共同体的努力。由此可见,美国仍然拥有强劲的潜在能量,可以峰回路转,不断更新——这才是一个自由社会的真正价值。 第十四章 未成的帝国和败坏的资本主义
  • 美国的生存环境得天独厚,不必担心外患,可以逐步扩展来控制新大陆,进而介入旧大陆的斗争,终于取得了世界霸权的位置。美国向外扩充并不是建国时的构想,反之,华盛顿总统在离任的时候曾经留下对于后人的嘱咐。这份文件之中的主要部分,就是告诫后来的美国人不要介入旧大陆的事务:旧大陆各国之间的恩恩怨怨和复杂额国际关系都与美国无关,让我们好好地在这个新的土地上,发展自己的国家,实现自己的理想。
  • 美国是资本主义的帝国,商业利益的重要性高于一切其他部分。在美国势力所及的范围,“老大哥”并不容许“小弟兄们”挑战其权威。日本在20世纪后半段的情形颇可显示美国的如此作风。
  • 面对皮凯蒂陈述的现象,美国社会的中产人士的却是愿意参与讨论和推行的主力。这些人士,尤以学术界、管理、科技、各项专业和公众媒体的从业者为骨干。他们的立场,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 一类是保守分子,主张人生就是公开竞争,由此决定每个人一己的命运。
    • 另一部分人则是传统的自由主义者,觉得人应该负有人道责任,对别人的困难同情而伸与援手。
    • 第三类则是现在的自由主义者,他们不在相信命运,认为人的智力、体力不同,可是不应该剥夺弱者生存的机会。
  • 我认为,对于美国政治的匡正之道,首先在于纠正个人主义的偏颇:人之为人,在“人”有提升心灵性情的可能,“人”也有合作乐群之需求。循此二端,“个人”不在自私,也无复孤独。

第十五章 未来的世界与中国

  • 今天,我们也看见世界走向全球化,但是,“群众”拥护的僭主,却将美国启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作灾害,宁可向全世界挑战,以保持美国优越的地位。这一种现象,也正是希腊历史上柏拉图所指出的、几乎难以避免的困扰:在五种政治制度之中,群众专政是最没有理性的一项。这一个现象,也正是美国开国元首之一麦迪逊在起草美国宪法时非常担忧的情况,而今天“僭主政治”居然出现了。
  • “僭主政治”之外,我们也看见这几十年来,财富越来越集中,占总人口中0.1%以下的富人,却掌握了美国一半以上的财富。
  • 中国正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世界,由此警惕,或能避凶趋吉,走出一条顺利通畅的路径。
    • 第一点,美国都市化现象导致社会的解体、个人粒子化以及社区之间的分裂和对立。最可怕的是在水泥丛林之中,每个人都是迷失的个人,孤独而迷茫。
    • 第二点,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之内,人有生存的价值,每个人都应该有生存的机会。自己希望能够存活,就不要剥夺其他人存活的权利。
    • 第三点也是有关政体的问题。若干人民生活必需的公用事业,例如交通、能源及补助收入不足者的共有住宅建设,应当收为公有,由国家以各个层次的公权力,组织管理这些与民生有关的各种事业。
    • 第四点,中国人的人身自由,应该有宪法的保障。只是,管理国家应当是相当专业的工作。
    • 第五点,政治是处理大众意志和处理大众委托事务的制度。
    • 第六点,美国的制度是总统制,而且有一定的任期,一个适任的总统,做了八年也够累了;如果总统不适任,只忍耐一年于国于民也非常痛苦。
  • 凡此一轮,乃是野叟献曝,以备将来参考。我年已八八,侨居海外,故国种种,我已经没有发言的资格。只是赛马依风,越鸟栖南,总盼望中国一天一天更好,也希望这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民族,能在世界上采取列国体制之长处,创立一个最好的综合体制,为亿万百姓求福祉,为天下万世开太平:建设一个大同世界的楷模——愿以“过客”个人管见,结束六十年的见闻。
updatedupdated2022-11-202022-11-20